|
市档案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市党代会精神,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以档案资料、史料为依据,把档案纳入文化产业来研究,作为资政惠民资源来开发,不断提升档案文化利用价值,为我市建设文化强市作出了积极贡献。
2008年,唐山市档案局(馆)利用唐山地震专题档案为四川抗震救灾提供智力支持,受到国家和省档案局领导的高度赞扬;配合市政府建设的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和“唐山大地震罹难者纪念墙”,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被授予“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称号;利用馆藏档案编著的《唐山港京唐港区史》, 2010年获得河北省档案学会第七次档案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河北省档案局档案利用优秀服务成果一等奖。开滦集团档案馆利用馆藏百年历史档案编写的电视剧《大龙脉》,于2008年拍摄完成,在中央八频道播放;先后公开出版的《庚子遗恨》《开平寻梦》《开滦130年重要历史事件》《亲历开滦》等档案文化作品,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借助开滦国家矿山公园这个平台,利用馆藏历史档案及实物档案,完成开滦博物馆整体布展任务,实际展出档案、实物238件,占博物馆总展品的45%,为开滦博物馆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河北省工业旅游示范点”作出了贡献;2012年3月,开滦集团与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签订了《开滦煤矿档案史料汇编》项目合同,共同开发开滦档案馆保存的1912年以前的清朝档案。开滦集团档案馆,以其利用丰富的档案资源为企业与社会文明服务的特殊贡献,荣获首届“河北省档案文化开发利用特别贡献奖”称号,成为河北省获此殊荣的唯一企业单位。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依托馆藏档案,配合中央电视台先后完成探索中国早期铁路和机车、车辆发展的专题片《铁路萌初(上下集)》《走遍中国-铁路篇》的拍摄。遵化市档案局(馆)配合遵化市委、市政府建成的沙石峪艰苦奋斗教育纪念馆,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清东陵管理部门以馆藏档案资料为依据,先后与多家新闻媒体合作,制作播出了大量文化节目。
稿源: 唐山劳动日报 编辑: 刘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