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刘芳)2月28日下午,记者从唐山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唐山市从社会保障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积极谋划了2012年为群众办的10件实事。
1、努力扩大就业规模。年内全市新增城镇就业9万人以上,向非农领域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推荐1万个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
2、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市中心区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5万平方米,着力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
3、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保障水源安全和自来水入户为重点,解决好134个村、12.05万人次的饮水安全问题。
4、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城镇由每人每月363元提高到410元;农村由每人每年1900元提高到2300元。
5、建立新农合大病统筹基金。基金最高支付限额30万元,有效缓解农民大病治疗难问题。
6、解决市区群众乘车难问题。采取“公司化经营”模式,在市中心区分期分批投放中高端车型出租车,2012年分批投放700-1000辆。同时,新增公交车100部,进一步加强城市交通秩序管理,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7、实施城乡社会养老幸福工程。在全市建设1766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保障群众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8、加大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力度。2012年,对全市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户、无房户全部进行改建。
9、完善提升社区惠民便民服务功能。规范建设20个和谐示范社区,改造提升100个城市社区;加强唐山市社区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满足社区居民家政、养老、保洁、医疗等多种服务需求;建设社区科技防范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环境。
10、推进城中村居民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妥善解决市中心区(路南、路北、开平、高新)已完成改造的城中村原村民养老问题,稳步推进其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优先保障已达到或超过退休年龄人员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该贴已经同步到 yly的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