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资讯] 唐山:滦南“三化同步”加快发展纪实(图)

  [复制链接]
发表在  2012-10-13 22: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11242392_056372.jpg
滦南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图为县城一角。 冯灵艳摄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洪鹏、立群、学丽、伯静、孟丽)
  金秋十月,广袤的滦南大地到处呈现着一片生机和活力。
  今日的滦南,农业龙头企业日益壮大,特色农业遍地开花,现代农业异彩纷呈。
  今日的滦南,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园区经济突飞猛进,工业发展气象万千。
  今日的滦南,县城高楼林立,碧水环绕,公园星罗棋布。小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城镇建设日新月异。
  一产出特色、二产上规模、城建提品位,为滦南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实现了农业、工业和城建的同步协调发展,加快了向农业现代化、工业规模化、城镇特色化迈进的步伐!
  滦南,已成为了富民的热土,投资的热土,宜居的热土。
  龙型产业与特色农业并重,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在姚王庄镇李营村村委会,村党支部书记李志刚带领着班子成员正在加紧大棚采摘示范园的建设。村北,一片不锈钢管结构的大棚框架已经完工。阳光下,排排钢管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李营村的第八次产业结构调整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在滦南县畜牧兽医局现代奶业信息监控室,工作人员接通了“宏源”奶牛养殖场,画面上立刻出现了畜舍、料库、挤奶厅、储奶罐等重点部位的实时画面。场长佟广文正在查阅奶业信息、技术服务等相关业务知识。视频中,老佟笑着说:“这现代化管理就是方便!”
  这两幅画面,只是滦南农业向现代化迈进的一个剪影。
  滦南县拥有耕地110万亩,沿海滩涂64万亩,大米、海米、花生米“三米之乡”美誉远近闻名。近几年来,该县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初步培育起了奶牛、肉鸡、生猪、果菜、水产五大农业龙型产业。2010年以来,滦南立足资源区位优势,相继提出了“一产出特色”和实施“一园一品一企”工程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实现了特色农业长足发展。
  在培育壮大奶牛、肉鸡、生猪、果菜、水产五大特色龙型产业上狠下功夫,构筑起了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截至2011年底,全县奶牛存栏达到12.89万头,生猪出栏108万头,肉鸡出栏913.4万只,设施果菜种植面积达到16万亩,水产工厂化养殖面积达到22.1万平方米,滦南已成为全国奶业十强县、国家活猪储备基地县、全国肉鸡生产强县、河北省水产工厂化养殖基地。五大特色龙型产业年产值已占到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
  2010年以来,滦南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品”建设,大力推广“养殖—沼气—种植—加工”种养模式,打造了西北部奶牛,中南部生猪、肉鸡,东部、西部果菜,南部水产等五大特色产业带。发展集约化畜禽养殖,积极推进奶牛出村入区养殖,目前全县已建成规模奶牛养殖场139个,奶牛规模养殖率达到100%;大力推进生猪养殖小区建设,目前已建成千头以上生猪养殖场14个,百头以上养殖场1450个,生猪规模化养殖率达到95%以上。推进区域化果菜种植。滦南县是河北省30个蔬菜生产重点县之一,全县果菜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以上。2010年以来,滦南以镇村为单位,大力推进区域化种植,目前已建成千棚镇6个、百棚村62个,已培育出姚王庄、方各庄、安各庄、宋道口、长凝等典型的果菜生产特色镇。积极发展工厂化水产养殖,充分发挥南部临海的区位优势和北部淡水丰富的资源优势,积极对接河北省“弄潮渤海”建设,在南部沿海大力发展优质水产品养殖,海水工厂化养殖面积、水产品总产量均居全省前列。从今年开始鼓励实施海水养殖设施化改造和精细化管理,使海水工厂化养殖面积稳定在22.1万平方米左右,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地位。
  狠抓龙头带动,形成产业化经营新模式。坚持用工业化思路发展农业,把产业龙头建设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来抓,培育了链条完整的特色农业产销体系。目前,五大特色龙型产业都建成了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产业龙头。截止到2012年8月,滦南建成县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78家,各类龙头企业总资产达12.6亿元,年销售收入达28亿元。全县有90%以上的鲜奶、90%的肉鸡、20%的蔬菜和60%的水产品通过龙头企业实现了就地加工转化增值。目前,滦南已形成了以蒙牛乳业为龙头的奶业加工产业链;以海都水产、普林海珍等企业为龙头的水产养殖加工产业链;以中红普林集团为龙头的肉鸡食品加工产业链;以利民食品等企业为龙头的生猪肉食品加工产业链。为进一步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在嘴东经济开发区、城西工业区分别规划建设了两个食品工业园区,已谋划成熟农产品加工项目4个,总投资达11.78亿元,其中雨润的食品深加工、中红普林肉食品加工项目对特色农业生产产生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新兴产业与“二次创业”齐抓,扩大了工业发展规模
  城西工业区,园区公路笔直平坦,泽澳高档纺纱车间清新洁净,中通陶瓷的高档日用瓷远销国外;
  嘴东工业区,建设机械来往奔忙,高标准的滦河大道畅通无阻;
  马城铁矿,机器轰鸣,钻机不断向地层深处掘进......
  这是滦南一个个火热的建设场面。
  2010年以来,滦南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中心中的中心”“要务中的要务”,以“项目建设百日攻坚”“项目建设落实年”“千百十”等工程为抓手,以争资金、争项目、争指标“三争竞赛”为动力,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攻坚,项目建设成绩斐然!两年多来,滦南分九批集中开工重点项目361个,计划总投资791亿元,12个项目被列为省重点。2012年1至8月,滦南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7.9亿元,增速排名全市第二。
  潮头博浪,千帆竞发!在项目建设的大潮中,滦南扎实推进“二产上规模”,昂首踏上现代工业发展之路。
  2010年以来,滦南相继与中冶澳矿、中船重工、河北矿业、北京二商、中铁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了一批重点产业支撑项目。钢铁、造纸、食品加工、塑胶制品等传统产业技改步伐加快,纺纱、钢锹等特色产业实现集约发展,以海上风电、钒钛新能源综合利用、生物质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迅速起步。投资125亿元的大铁矿正在全面建设之中,投资47亿元的钒钛新能源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2010年以来,滦南工业区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三大工业区蓬勃发展,工业聚集化、产业集群化成为趋势。2011年,滦南城西和嘴东两个工业区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聚集区和经济开发区。
  城西工业区,建成区面积3.74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以现代轻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钢铁精深加工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园区道路笔直平坦,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备,做到了“十通一平”。总投资55.6亿元的21个重点项目正在加紧实施,工业区入驻企业已达64家。其中,泽澳纺纱等4个项目已经竣工投产。
  嘴东经济开发区,应“曹妃甸大开发”之运而生,是一片充满希望的沃土。园区近期规划50平方公里、远期规划100平方公里,是滦南“融入曹妃甸、服务曹妃甸、打造大基地、建设新滦南”的桥头堡。双龙河大桥建成通车,将嘴东工业区和曹妃甸工业区连为一体。南环路、滦河大道笔直宽阔,工业区、生活区、港口区层次井然,“七路一河两场一站”建设快速推进。目前,已有4公里长的海鲜美食街、港口物流、海洋食品、修造船、装备制造等一大批项目落地开工。
  大铁矿开发区,马城、大贾庄大铁矿,一个大自然献给滦南人民的巨大宝藏。铁矿远景储量近50亿吨,品位高,开采价值大。面对河北打造“钢铁强省”的重大历史机遇,滦南积极谋划建设钢铁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目前,铁矿开发已经全面展开。不远的将来,一座壮观富饶的钢铁新城将屹立于渤海之滨!
  围绕北河作活“水城”文章,提高了城市建设品位
  城市代表一个地方的形象,是一个地方文明进步的窗口。
  曾几何时,滦南的城市发展一度落后,县城所在地倴城镇,街衢狭窄,房屋低矮破旧,城市发展滞后,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幸福指数和城市的整体形象。
  为了改变城市建设的落后面貌,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品位,该县高标准制定《滦南县城2010——2020年建设规划》,牢牢抓住被列为河北“32个中等城市”试点之一的历史机遇,构建“一带、双心、三轴、三区”的城市发展框架,计划到2015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总人口20万人;202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0.5平方公里,城区总人口35万人。
  2010年以来,滦南县以“中等城市,生态滦南”为定位,坚持“规、拆、建、改、管”并重的原则,强力推进城市建设,组织开展大规模城市搬迁改造攻坚行动5次,共计征收搬迁5765户,合计114万平方米,腾出土地4957亩。对所有临街既有建筑进行外观改造工程,改造面积达22.5万平方米,向着“滨海水城,经济强城,文化名城,宜居靓城”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北河,作为北方少有的天然水体,是滦南建设北方水城的天然禀赋。以北河为中心,强力推进旧城改造,加快北河新区的开发建设,使城市容量、品位和承载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城市绿化、亮化、美化,集中供水、供热、供气和垃圾集中处理等各项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居住生活条件极大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旧城改造使城市换新颜,高楼林立,鳞次栉比。翰林雅苑、鼎盛花园、金诚华苑等小区相继建成,虽建筑风格迥异,却在环境、绿化等设计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道路平坦宽阔,四通八达。实施了中大街路面拓宽、南大街西延、建设路建设等工程。滦海公路作为滦南首条一级公路环城而过,彻底打通了县城南进北出的大通道。
  在加快旧城改造的同时,北河新区的建设也热火朝天。北河水城文化观光产业带已具雏形。北河大桥、那颜湖大桥建成通车,建设路作为连接老城和北河新区的景观大道,两侧绿意盎然,沁人心脾;崇法大街、兆才大街等路政设施建成使用;惠民广场、悦民广场正式开放;星级酒店、金代风情街、夷齐岛等工程正在加紧施工。今年5月,随着第一批游人进入“唐山八景”之一的北河公园,滦南旅游业正式启航。
  滦南将城市绿化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内处处彰显绿意,建成北河公园、古城遗址公园等综合性公园和兆才园、清逸园、沁香园等3个静园,建成崇法园、友谊路带状公园等27处街头绿地。绿化覆盖面积达到605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42.1%;绿地面积572公顷,绿地率达到39.8%;公园绿地面积120公顷,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1.67平方米;省级园林县城、全省文明县城顺利通过验收。
  一座简洁、明快、大气、现代的滨海水城已屹立在北河之畔,渤海之滨。
稿源: 唐山劳动日报
编辑: 刘飞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
关于
链接
联系
帮助
网友
须知
帮助
服务支持
资源
服务
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