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新帖

组图:山东日照海域出现大面积赤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8 21:44:2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赤潮密集区域夜光藻分布较为密集,呈砖红色(5月7日摄)。
近日,山东日照附近海域出现大面积赤潮,并逐步向西北方向飘移。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连日来在山东日照附近海域利用卫星、海监飞机进行赤潮面积确认,开展漂移预测,并对责任海域赤潮进行船舶跟踪监视监测。


记者在船舷右侧拍摄到的赤潮(5月7日摄)。
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5月6日综合卫星、飞机和船舶赤潮监视监测结果,山东日照附近海域赤潮总分布面积为42.7平方公里,距离日照近岸最近19公里左右。共发现5块赤潮,呈红色,条带状分布。经采样分析鉴定为夜光藻赤潮,平均密度约32000个/L。赤潮海域夹杂部分白色条带,属赤潮消退残留。
目前,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已通报相关部门,做好责任海域赤潮的跟踪监视监测,及时通知养殖户做好赤潮防范工作。
5月7日,记者随国家海洋局北海监测中心工作人员乘船在山东日照海域搜寻采访,拍摄了海上追踪日照赤潮的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近距离拍摄的夜光藻生物活体状态。夜光藻是一种单细胞原生、漂浮生物,无毒,即使在海里游泳身体沾上赤潮藻类,冲洗干净即可,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5月7日摄)。


海面上呈现粉红色、流沙状的漂浮藻类(5月7日摄)。


国家海洋局北海监测中心船艇在黄海日照附近海域监测作业(5月7日摄)。


国家海洋局北海监测中心监测员曲宣彰在赤潮密集海域采集样本(5月7日摄)。


在光学显微镜下,活体夜光藻为球形,有一根鞭毛在尾部活动(5月7日摄)。


国家海洋局北海监测中心监测员在赤潮密集海域采集样本(5月7日摄)。


国家海洋局北海监测中心连日来所监测的赤潮分布区域海图(5月7日摄)。


国家海洋局北海监测中心李钦亮教授在观测刚采集的夜光藻样本。他介绍说,夜光藻赤潮是一种单细胞原生、漂浮生物,无毒。“即使在海里游泳身体沾上夜光藻,冲洗干净即可,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他说,目前对赤潮生长机理的研究是世界性难题,因此很难预计它们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影响(5月7日摄)。
来源:腾讯网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
关于
链接
联系
帮助
网友
须知
帮助
服务支持
资源
服务
流程
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官方空间
官方微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