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李岩、宏武、贺方、丽雪)5月18日,清东陵“十二五”文物保护修缮工程暨景陵圣德神功碑楼修复工程启动仪式在清东陵旅游区服务基地举行,这标志着清东陵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全面启动实施。省政府特邀咨询孙士彬、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杨永山、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市政协主席郭彦洪、副市长高瑞华出席启动仪式。
清东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为宏大、体系最为完整、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帝王陵寝建筑群之一。陵区内共建有15座陵寝,586座单体建筑,埋葬着一大批对清王朝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清东陵于1961年成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初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
孙士彬在致辞中指出,清东陵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极其宝贵的文化资源。在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清东陵文物保护维修工程被列为“十二五”时期明清皇家建筑保护重点项目。这项工程的全面启动实施,将会极大地改善清东陵文物保护管理状况,对于有效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各级文物部门要加强对清东陵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发展清东陵文化遗产,深入挖掘政治、历史、文化内涵,发挥其在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城乡面貌、彰显地域魅力中的作用,带动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民众,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作出更大贡献。
高瑞华在致辞中说,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依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总方针,坚持把文物保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在文物法规制度的完善、本体保护、环境景观建设、监测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清东陵旅游区管委会成立以来,更加重视对清东陵文物的保护管理,强力推进文物保护工作,为传承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清东陵计划总投资7.1亿元,重点实施包括文物本体保护、安防、消防、防雷、科技保护、展览展示共6大类41小项的文物保护项目。今年计划完成投资1.17亿元,重点开工建设景陵圣德神功碑楼修复工程、昭西陵修缮工程、裕陵重点修缮工程、景陵及惠陵陵墙修缮工程,孝陵一孔桥、五孔桥、七孔桥维修工程,裕陵、定东陵、孝东陵、定陵安防工程和各陵寝防雷工程等。目前已经获得批准的项目景陵圣德神功碑楼修复工程正式开工,定东陵安防工程、裕陵防雷等工程将相继实施。
稿源: 唐山劳动日报 编辑: 黄志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