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以前的缺点是拉环和易拉罐脱离了,如果不方便扔只能拿在手上;但是现在虽然拉环还在易拉罐上,但是拉开的那片瓶盖会接触到饮料,不卫生。
为什么要这样改呢?难道方便比卫生要重要吗?还是有其他原因?
回复:这里的问题其实可以理解为“ 为什么如今内嵌式拉环的市场占有率比传统外掀式拉环要高 ”,但是同时也要注意,并不是后出现的一定就比前者更优秀,因为解决了旧问题的同时很有可能产生新问题,流行与否往往取决于人们的态度。
1.考虑到材料回收的便利。外掀式的拉环撕开后拉环和罐身彻底分离开了,即容易让人随地乱丢,要是一直拿在手里也不方便,材料回收也不方便,这个应该是促使内嵌式拉环出现的主要原因; 2.开启的效率有差别。内嵌式拉环其实是一个杠杆,以铆接点为支点,在拉环上揭的同时压下瓶盖,使得拉起和开启两个步骤得以同时进行,如下图:
也就是说,当你拉起拉环的同时,瓶盖就同时打开了,再看下外掀式的:
很显然,外掀式的拉环的开启动作的分段的,首先拉起拉环,拉环拉起完成后才能开启瓶盖。这里也有杠杆,但杠杆是帮助拉环揭起,并顺带揭起瓶盖的一角,然而有经验的人应该会注意到,偶尔会发生拉环拉起但铆接位置断裂松动导致瓶盖无法开启的情况,所以相对内嵌式而言,外掀式的“ 用户体验 ”要差。相比之下,内嵌式的力臂要比外掀式长,同步完成动作的优势下还相对省力,这也是内嵌式得以扩张占有率的优势之一;
由于以上两个主要原因,人们普遍认为新式的内嵌式拉环在用户体验上更胜一筹,所以它的市场占有率得以提高。但同时又产生了卫生问题,内嵌式的设计导致瓶盖浸泡在饮料中这是结构上不可避免的软肋,也就有一部分人对此心有芥蒂。可是罐装饮料的卫生问题并没有在早期得到重视,如果没有近几年的新闻报道,现在一定更少人提出内嵌不卫生的问题,而内嵌式拉环的扩张速度就在这个时间差中超过了人们的卫生意识的增长速度。
比起卫生意识,普通消费者更注重使用体验,这也是商家选择不同拉环的主要原因。环顾四周,大部分人拿起罐装饮料都会随手擦一下罐口,甚至擦也不擦的,在卫生意识成为一个大多数人的集体意识之前,用户体验就是不同拉环种类市场占有比的决定性因素。
上面这张是拉环罐头的拉环设计,它同时结合了内嵌式一步到位的杠杆设计和外掀式相对的卫生安全。揭开时蓝色部分会整个掀开,和外嵌式是一样的处理问题,不过因为面积大,可以只揭开一半,但是边缘如此锋利,始终不方便,而且饮料罐整个盖面揭开是非常不合理的;或许把解开的面积缩小到红色区域可以适用于饮料,但锋利的拉环就在鼻子跟前,或者拉开时割到手,相比前两者会有更多人反对,所以这个拉环设计没能运用在罐装饮料上。
因此,内嵌式拉环作为目前相对合理的设计,比外掀式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但也不能完全说它是最好的,算是一个折中的方案吧,至少目前还没出现比它更合理的设计。
PS:我个人觉得喝前擦一擦也就差不多了,因为即使不泡进去,饮料流出来时我们的嘴唇还是会和瓶身亲密接触的,只要瓶身不干净,拉环再干净都没用了,大家养成喝前擦一擦的好习惯吧。
-------------补充于2012.7.4.22:50-------------
根据@吴迪伟 的提醒,补充一张内嵌式和外掀式的力臂对比的图,需要注意的是,在掀起拉环的时候,内嵌式的支点并不在铆接处,而是压下瓶盖那一点,当压下瓶盖开启之后支点才转移到铆接点,这和外掀式是截然不同的:
和外掀式相比,内嵌式其实会省力一点。
来源: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329527/answer/147805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