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上午9时至11时,市教育考试院负责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高研处副处长杨纪清来到本报值班,对考生和家长存在的有关高招的政策问题给予现场解答。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共为30余人答疑解惑,考生和家长纷纷满意而归。
8时左右,就有考生和家长提前来到本报的值班现场。在大家咨询的诸多问题中,平行志愿该如何填报及投档成为关注的焦点,许多家长在对平行志愿的理解上存在着误区。杨纪清副处长对大家的问题作了解答。
在每一批次中,考生都能填报5个平行志愿。平行志愿投档是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的。也就是投档时计算机先将符合投档条件的考生按照高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然后再按照这个顺序依次检索考生的5个平行志愿。具体地讲就是从排在第一位的考生开始,先看其报考的5个平行志愿中的第一个院校,如果该校没有缺额,再看第二个院校,以此类推,一旦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刻投档给该院校,不管院校录取与否,这位考生的平行志愿投档过程就完成了,没有检索到的后序平行的其他志愿同时作废。然后再投排在第二位的考生,直到所有院校计划满额或者没有符合投档条件的考生为止。考生和家长应该注意,尽管是平行志愿,但还是有先后顺序的,排序上的先后就是投档的顺序。在一组平行志愿中,最好是将最想就读的学校填在靠前的位置,如果填报的平行志愿中有3所学校满足投档条件,那么你的档案就会投到3所学校中排在最前面的那一所。
有人认为,既然是平行志愿,就可以一档多投。杨纪清副处长指出,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在录取中,平行志愿是一个志愿多所学校,只能一档一投。因此,投档时按一个志愿对待。也就是说,在某一批次录取时,无论这个志愿中有几所学校符合投档要求,只能投档到排在前面的一所院校;一旦投档,其他志愿院校均失去效用。在实际录取中,考生每批填报的5个平行志愿院校,最多只能投档一次,投档一所院校。考生的档案如因某种原因被前面投档的院校退档,就不能再投档到后面所报院校,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
建议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要合理搭配平行志愿,既不宜全部填报热门学校,也不必全部填报冷门学校。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分数、爱好、身体条件等,在有可能被录取的学校中填报2到3个热门的学校,填报2到3个冷门的学校,一旦热门投不出去,还有冷门的学校保底。要特别注意将自己最希望就读的学校排列在平行志愿的前面。一般地说,5个平行志愿院校按前后顺序,前边“冲一冲”,中间“稳一稳”,后边“保一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