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7日,全国就业创业工作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我市荣获“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称号,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建立了完善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和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体系,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格局。2003年以来,全市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达到60.3万人,年均增长6万人,2011年已达到10.2万人,创历史新高;2011年底全市城乡就业人员达到440.17万人,较2002年底的372.1万人增加68.07万人,年均增长7万多人。多年来我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5%以下,低于省达控制目标,就业局势保持稳定。
20.7万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我市通过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实施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积极的就业政策,妥善解决了20.7万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安置问题,2005年底基本实现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平稳并轨。每年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
22.16万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大学生技能培训工程”,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和万名大学生见习计划,推行农村“1+2”干部选派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服务进校园”等专题活动,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2003年以来,全市共有22.16万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
打造劳务品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每年15万人。我市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革命老区农民“三年一万”培训,推广“订单式”培训模式,积极开展“春风行动”等系列活动,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力度。通过打造劳务品牌,建立劳动输出基地,有力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全市每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5万人左右,有组织劳务输出人数占82.9%。
创业带动就业3年新增18.6万人。2009年以来,我市以首批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为契机,全方位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几年来,我市进一步完善充实创建工作“五大体系”,组建了由265名专家学者、成功创业者组成的“创业服务专家志愿团”。将农民工纳入小额担保贷款范围,累计为412名创业农民发放贷款2060万元,有近6000名返乡农民工进行自主创业,带动了近4万名农民工就业。2011年底全市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达4.7亿元。2009年以来,全市新增创业实体3.7万家,新增创业带动就业18.6万人。
稿源: 唐山晚报 编辑: 黄志山
|
|